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8月10日12时03分,酒泉卫星发射中心,由杭州地卫二空间技术(杭州)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遥感卫星——“地卫智能应急一号”发射升空。“中国首颗以人工智能(AI)载荷为核心、具备智能操作系统的人工智能卫星,即将正式投入运营。”地卫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王春晖说。据悉,这也是首颗浙产人工智能卫星。
10日上午,在位于临平区算力小镇的地卫二公司,记者首次看到了1∶1尺寸大小的卫星模型。方形的金属盒子上面,顶着一张长方形太阳能板。与传统遥感卫星不同,这颗卫星的核心优势,在于企业自主研发的星载智能载荷处理单元“弦”。通过这颗“超级大脑”,卫星在太空就能实时获取、分析、传输数据,可实现语义理解、在轨识别、智能分割、智能压缩、无效数据清洗、大模型推理等星上AI能力。
以一万平方公里卫星图像为例,具有“弦”的智能卫星只需数小时在轨处理,即可完成整个流程,实现动态目标提取。相比较之下,传统卫星需要180天才能完成。智能卫星引领下的高效数据处理、图片采集及实时影像获取能力,将解决当下卫星影像数据获取的痛点和难点。
“卫星不再仅限于简单的拍摄和数据收集,而是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。”王春晖说,如能做出更准确的气候预测、更快速的灾害响应、更有效的农作物管理等。通过智能处理和自主学习,满足日益增长的航天科技需求。
卫星升空,随之起飞的是长三角的“飞天梦”。细看“地卫智能应急一号”,刻着不少“长三角烙印”——研发团队来自浙江大学,太阳能电池和能源系统来自苏州馥昶,空间遥感相机来自苏州吉星天舟……而这颗卫星的总装、总测及火箭发射等相关配套,则是在上海航天八院完成。
这样的配置并不令人意外。近年来,长三角城市纷纷布局航空产业链。根据《浙江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,浙江将形成以湖州、嘉兴、宁波等地布局商业运载火箭,以杭州、宁波、台州等地布局微小卫星,以杭州、宁波、温州、嘉兴、湖州、金华、舟山等地布局北斗应用的商业航天产业格局。
地卫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温卓明告诉记者,人工智能需要依托庞大的算力,这正是临平的优势所在。去年3月,地卫二落户临平算力小镇,围绕算力,小镇已招引1200多家企业。“因势而为,临平正打造‘东数西算’长三角枢纽节点。”临平新城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副主任陆文亚说。
来源:浙江日报作者:记者 王逸群 通讯员 费彪